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作者:王贺

“活下去,像牲口一样活下去。”这是今年1月威马创始人沈晖在微博分享的一段短视频中唯一一句台词,也是彼时威马绝地求生的真实写照。然而事与愿违,威马最后还是倒在了求生的路上。

10月10日,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,威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,办理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。

申请破产重整!威马汽车何以至此?造车新势力打响新一轮淘汰赛

对于上述消息,威马在微博发布告知函称,威马不会躺平,更不会倒下,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,解决财务债务问题。鉴于威马公司仍具有商业价值和挽救价值,公司治理结构尚完备,具有基本自主谈判能力,部分债权人也有重整意愿,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受理了威马科技集团的预重整申请。

威马成立于2015年,早期发展势头一片大好,可谓出道即巅峰。数年前,造新势力的头部阵营还是“蔚小威”。2019年,威马累计销量为16876辆,高居造新势力第二名。

不过,由于产品缺乏创新能力,以及受交付延迟、自燃等事件影响,加上理想、哪吒、零跑等众多品牌的崛起,威马开始“掉队”。2022年1月-11月,威马累计销量为29358辆,月均销量仅为2700辆左右,与2021年同期39095辆的销量相比下滑严重。

销量不佳,威马连年亏损。据招股书,2019年-2021年,威马三年合计亏损超170亿元。此后,威马还深陷破产、欠薪等舆论漩涡。

深陷困境的威马开始自救。今年1月,威马试图通过反向收购“借壳”Apollo出行上市,但最终选择放弃。9月,开心与威马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收购条款清单,计划发行一定数量的新股,以收购其现有股东持有的威马100%股权。

招银国际研究部分析师顾思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威马的问题可能主要在于内部各部门没有能够很好地形成合力,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标签,新产品的迭代也没有跟上。在传统企的新能源品牌开始全面发力的情况下,威马的产品缺少竞争力。

从快速发展到如今破产重整,威马的遭遇只是国内造新势力的缩影。倒在2023年的造新势力,威马不是第一,或许也不是最后一。

图源:图虫创意

多新势力相继破产

不只威马,今年以来,雷丁、拜腾、奇点等多造新势力均被申请破产审查,造新势力纷纷破产。

今年5月,天眼查显示,雷丁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,案号为(2023)鲁0725破申1号,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为雷丁,经办法院为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民法院。

雷丁成立于2008年,曾是国内低速电动领域的王者。2016年-2018年,雷丁电动连续三年蝉联国内低速电动销量冠军。然而,由于各地关于低速电动的监管政策趋于严格,雷丁不得不从低速电动翔纯电动乘用转型,先后推出i3、i5和i9等多款微型纯电动,但市场反响不佳,已于2020年停售。

2021年4月,雷丁推出微型纯电动雷丁芒果,但在与五菱宏光miniev的对决中败下阵来。据乘联会数据,2021年,五菱宏光miniev销量近40万辆,而雷丁芒果的销量仅为3.05万辆。

同时,国内微型电动的市场空间也在逐渐缩小。顾思捷指出,微型此前的盈利依赖双积分销售的收入,而经过新能源这些年的发展和双积分计算公式的更新,企基本已经不再需要购买积分,导致微型市场迅速萎缩。

今年6月,拜腾也步雷丁的后尘走向破产,两关联公司新增被法院立案破产清算事项。尽管在相关裁定书中两公司辩称拜腾仍旧具备“救活”的希望,但法院认为债权人权益已多年得不到保障,决定立案。

拜腾曾与蔚来、小鹏、威马并列称为造新势力“四小龙”。拜腾的创始团队颇为豪华,创始人包括“宝马i8父”毕福康,在东风英菲尼迪、华晨宝马均担任过高管的戴雷,以及原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CEO付强等。然而,由于技术研发能力不足,产品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,再加上过快的烧钱速度,最终导致金链断裂,拜腾始终未能量产。

直到破产都未能量产的还有奇点。今年7月,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公告显示,奇点已被申请破产审查。

奇点诞生于造新势力元年2014年,曾获得360、联想星等多知名机构注。奇点的目标是用小米模式打造中国的特斯拉,但量产型持续跳票。

2017年,奇点发布了首款量产型奇点iS6,并表示将在2017年底小批量量产。2018年,奇点创始人沈海寅曾表示,奇点进入到品牌发展及产品落地的关键时期,奇点IM8已完成大部分测试,将在2018年年底量产上市。此后,奇点又陆续宣布将在2019年春节、2019年底量产交付,但最终都不了了。在量产跳票的同时,奇点还深陷欠薪、欠款的泥潭。

图源:图虫创意

为何频频破产?

在造新势力频频破产背后,行业产能过剩堪称首要原因。

2022年,国内新能源销量大幅增长,据中协数据,2022年我国新能源销量达688.7万辆,同比增长93.4%,但产能利用率总体不高。

今年1月19日,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发布会上,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,2022年新能源产量超过700万辆,高于当年的总销量。

根据国务院印发的《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,预计到2025年,我国新能源产量将突破1400万辆。而乘联会预测,2023年新能源乘用批发销量仅为850万辆。

产能利用率不高,对企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较大影响。小鹏2022年净亏损从2021年的48.63亿扩大至91.39亿元,蔚来2022年净亏损则从2021年的105.72亿元扩大至145.59亿元。

面对亏损逐渐扩大的窘境,各企希望通过价格战提升销量,尽快“回血”。国内市今年经历了两轮价格战,先是上半年由特斯拉领衔,超40个品牌高调参战,“跳楼价”、“买一送一”等高招频出。从今年8月开始,上大众、零跑等多企通过官降、新优惠、终端让利等不同形式发起了第二轮价格战,降价型达数十款,降价幅度从2万元到6万元不等。

此外,2022年初以来电池原材料成本大涨,也进一步挤压了企的利润空间。广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表示,动力电池占整成本的40%-60%。而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,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对整价格将产生较大影响。2022年11月,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,电池级碳酸锂曾达到近60万元/吨的高点,直到今年4月才首次跌破20万元/吨。

在上述背景下,国内新能源新一轮淘汰赛打响,融能力和造的基本功或将决定造新势力的生死。

“今年大日子都会比较难过。新势力要生存下去最关键的就是现金流不能断,这需要企背后有强力的支撑,比如小米。”顾思捷认为,新势力要有较强的融能力,能上市的公司在这方面会有一定优势。

在顾思捷看来,新势力中长期的竞争要看经营性现金流或者型的销量和盈利能力,包括几个基本功:品牌定位和营销能力、产品定义能力、整平台化能力、技术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研发能力。

图源:图虫创意

The End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下一篇

相关阅读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