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开了几天极越01(图片|配置|询价),这款车可能销量一般般,但无论是从产品定义还是从产品最终呈现上看,确实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。尤其是极越对于语音助手SIMO的打造、对SR(环境模拟显示)的呈现,都展现出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应有的厉害之处,比新造车的那些稍显笨拙的类似能力确实更为精确和完整。
更重要的是,极越01在完全坚持“无按键”的设计逻辑下,打造了一套基于语音对话的车内交互系统,应该说给后续的“智能汽车”真正打下了一个可参考的样本。
01
设计/空间
关于极越01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。平台源自于极氪001,关键尺寸参数也都和极氪001一样,但因为定义是中大型轿跑SUV,加上设计的弧形元素更多,所以整个视觉体量感比极氪001要小一些。当然坐上去还是感觉得到整个车的横向空间很宽裕。
外观部分设计还是很成功的,极氪在PMA1上面设计一个新车也不会比极越01更好看。21英寸的轮毂在这个尺寸的车型上一点都不显大,而且车辆的宽高比也都更合理,比同级别的智己LS7看上去好得多。
个人觉得外观上极越唯一应该改的是,所有的黑色塑料饰板都应该调整为钢琴烤漆的材质,视觉质感能够提高一个档次,成本也没想象那么高。
值得一提的是,极越01没有激光雷达,也没有奇形怪状的摄像头布置方案,所以设计上更和谐。
内饰部分有些人觉得极越01设计得太简单了,我倒觉得没有什么问题,属于走的科技感路线。设计上主要是一块35.6英寸的大屏,悬浮式的中央岛台,以及异形方向盘。
内饰里面除了车窗按键和开门按键,没有任何的实体按键,就连换挡拨杆和转向灯拨杆都去掉了,相当激进。极越的逻辑其实很简单,直接语音控制以及智能驾驶联动,你都不需要自己去操作了。
另外内饰的细节体验我觉得都还好。用料方面也基本上是软材质覆盖,车顶也是翻毛皮材质(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顶配的原因),也就是方向盘和车窗按键附近的亚光黑色饰板容易留指纹,但也不是啥大问题。
如果实在要说一个问题,就是前IP和车门扶手上的银色饰板,在太阳下面其实会有反光,虽然不影响驾驶,但还是让视觉不太舒服。这里也反映出新造车势力和传统车企在一些基础细节思考上的差距。
后排空间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大问题,大概就是后排屏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可以减配的地方。一方面是整个屏幕尺寸有限,另一方面是功能也就是空调、音乐、时间几项,完全可以不用。
空间上丝毫不用担心,前排坐姿调整到位以后非常宽裕,尤其是中央扶手和膝部区域,横向空间很充裕。后排膝部空间也很轻松,3米轴距带来的膝部空间大概是两拳四指,头部空间则至少有一拳四指。
后排坐垫长度也足够,唯一的问题是座椅H点比较低(实际上是因为地板比较高)。好在前排座椅垫高了,所以后排乘客的脚可以伸到下面,坐姿也还好。
此外,极越01的后排座椅是比较直立的,不说影响乘坐,至少感知上不会比001更舒服。
02
智能座舱-语音交互
极越01的智能座舱完全可以单独开一篇来讲,主要是极越01的智能座舱实在太强了,主要体现于两点:
1、语音交互极其强大;
2、SR绘制极其精细。
这主要是基于整个JET电子电气架构都是百度自己搞的,并没有和极氪共用,所以在交互能力开发上要比同平台车型强得多,想得到的都能够实现。
先说下语音交互系统。极越01其实是最早使用高通骁龙8295芯片的车型,虽然因为车交付晚了,但百度由于是首发企业、而且是只打造这一个芯片的系统,所以在交互能力的挖掘上绝对是目前所有使用8295芯片的系统里面最好的,没有之一。
极越01的语音交互系统可以在车内交互,也可以车外交互,直接使用语音开关门都可以。不过体验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环境音的干扰,还有就是对位置有一定要求,可能喊simo需要几次,略微有点傻。但是实际场景就是在比如山姆会员店买东西,手里大包小包的时候,语音开门就很方便。
车外语音交互还有声纹识别,不过我个人没有体验声纹识别是不是可以效率更高一点,但至少安全性应该会更好。
当然,车外语音交互更多算是“花活”,真正核心要做好的还是车内语音。
极越01的车内语音体验是真的流畅,没有其他车型那种需要停留一段时间再给出反馈的情况,基本上显示出界面的时候就已经调整好了。比如你说需要把悬挂调软,刚刚说完,系统语音就会回复“已经把悬挂调到‘较软’”,同时会有一个小窗展示调整后的选项,这时候整个操作就已经执行完毕了。
还有就是语音系统对模糊语义的理解其实做得很好,比如说悬挂调到舒适、标准这类都会识别的“较软”,转向“较重”你可以说“运动”等等。你的指令不用特别精准,基本上系统也能够有效识别。而且可以语音直接控制转向灯打开、雨刷打开等等,并且能够非常迅速的执行。
极越01的可见即可说部分,基本上界面所有的文字都能识别,比如语音操作QQ音乐列表这类就很方便了。我甚至是关闭了唤醒词,直接免唤醒对话都不会乱触发、语音指令给出去也能比较精准的识别,而且不会把闲聊的内容识别进去,这点好像没几家做得比极越01更好了。
你要说有没有失误的情况?也有,但是在我使用过程中印象中不多,可能没识别清楚再喊一次也就可以了,最多再加一个欢迎词,效率还是很高的。
03
智能座舱-SR绘制
再来说说SR部分。极越01显然是把8295的GPU算力压榨够了的,驾驶方向盘前面的那一部分都是SR图像,整个渲染很到位,而且也能很清晰的绘制出周围有什么人、什么车。
如果是在修路的十字路口这种,基本上可用道路都能够给你清晰地绘制出来。另外旁边车道的车辆、对向车道的车辆都可以绘制。最夸张的是,在立交桥桥柱外侧的车辆都有可能被绘制出来,实在是很详细。此外插队车辆的状态,也是能够绘制的。
如果上了高架桥,绘制的精度会更高,包括成都二环高架的公交车站的内凹也能绘制出来,而且桥匝道、曲率这些都几乎是高度还原的。据了解,在支持PPA的区域,极越001的SR绘制应该会调取高精地图来进行,这样对环境的重现就很真实,毕竟百度本身也是地图商。
这种高还原度的SR带来的好处其实是一种智能驾驶开启后的安心感,它能够告诉驾驶者,它是“真实看到了”周围的环境——实际车辆行驶决策不一定那么完美,但是它通过SR展现给驾驶者,确实是会提升驾驶者的安心感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极越的SR绘制都是依靠摄像头完成的,而不是激光雷达。所以SR绘制的时候,在同车道往往就只有前车一辆车。
现在的一个问题是,这些绘制好像都有红绿灯的出现,基本上界面红绿灯是联动的百度地图导航信息,但并没有绘制出红绿灯。相信随着后面整个视觉算法的进一步升级,再加上高精地图的加入,即便是普通城市道路的绘制也能够加强。
04
驾控体验
对于极越01的驾控,因为有吉利浩瀚PMA1打底,所以是有理由给到一个7分的基础好评的。虽然在平台部分,极越01可能没有800V、也没有SiC功率芯片,但是作为品牌首次造车作品,其基础底盘表现其实是比很多新势力的第二款、第三款车都要好。
在使用体验上,很多人关心异形方向盘的使用,其实只要不是停车那种大角度转方向盘的动作,基本上也没有任何问题。双手放到三九点位置也是一个很合适的姿态,最重要的是不会挡住大屏。而按键式转向灯确实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,往往开车时还是会习惯性的用手拨转向杆,结果半途想起来应该用按键。
此外,现在随着视觉识别的升级,打开转向灯之后,一旦车辆回到车道线以内,转向灯就可以自动关闭,这一点比早期版本更好。
在底盘上,极越01没有采用空悬的配置,而是用了CDC可变阻尼,这对于极越01的工程调校团队来说是个好事情,毕竟调得好空悬的团队现在都没几个。最后的结果来看,长续航大电池版本的底盘还是很让人意外的,整个底盘有一种欧洲豪华车的韧劲,舒适性和厚重感做得很好,保持了一定的驾控质感。
在悬挂较软的情况下,冲击波峰可以被柔和得很好,悬挂前端的油润感也做得不错,同时中段支撑也不错,不会晃晃悠悠。而在悬挂较硬的情况下,悬挂初段已经能够感知到路面的震动传递了,中后段会更硬。
同样,因为整车车重,极越01后轴在城市道路的跳动也算是比较明显,但是作为驾驶者的我来说,前排乘客的体感还算好,后排乘坐暂时没能体验。
在整个驾驶风格上,极越01也是比较欧洲车的取向,油门踏板阻尼比较重,可以很好地保持车速稳定,很有点欧洲运动车型的感觉。但是刹车相对较软,前半段空行程有点明显,应该是拟合了动能回收,后面才是机械刹车介入。
转向上,较重的模式下低速时真的很重,以至于我这样比较习惯较重驾驶手感的都不太适应,而较轻模式的转向则是在高速稳定性上没那么好。最好的解决方案是,你在高速上用语音切换到较重模式、城区低速行驶就语音切换到较轻。
不过整体驾驶感觉还是觉得极越01有点笨重,这一方面是整个悬挂动作比较舒缓、阻尼比较凸显“油润感”,还有一个原因是转向手感相对比较“浆糊”一些,不是那种运动车的犀利感。
05
智能驾驶
极越在成都还没有开通PPA(点对点领航辅助驾驶),只能在高架和高速路上可以启动PPA,而在城区无保护路段只能开启车道辅助AP功能。尽管如此,极越01这个纯视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首先启动AP或者PPA就是在多功能方向盘的左横条按两次,AP功能是蓝色车道线,PPA功能是紫色车道线。并且PPA启动后方向盘下面的提示灯也会变成紫色,这显然是为L3级别的自动驾驶准备的。
在AP状态下,极越01的主要路线规划是跟着前车前进,以至于低速状态没有前车的时候,有一次都没有能够启动AP。但是有了前车跟随,极越01可以实现十字路口无车道线的穿行功能,并且即便前车离开也可以迅速切换跟随目标,继续保持前进。
而且AP开启以后,遇到曲率很大的匝道也可以完成跟车 ,这一点是在很多L2+级辅助驾驶车辆上不能够完成的,意味着即便是AP开启也会有高精地图支持,车辆能够知道匝道的曲率,这样解决了大曲率匝道的跟车问题。
但AP的问题在于,没有前车跟踪的情况下穿越无车道线十字路口就似乎不那么稳定,比如会突然偏向到其他车道,而后方可能还有车辆(虽然可能还比较远),这会让驾驶者突然往回拉一下方向盘。
PPA在成都的二环高架上可以实现稳定行驶,也可以通过打灯变道,但是好像没有试出变道超车功能,不知道是不是和高架车辆比较多有关。PPA因为有高精地图的帮助,整个行驶逻辑没有什么问题,比AP更加可靠稳定。
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在限速80km/h的高架上它的行驶时速似乎并不会特别快,也不是紧跟前车的速度——猜测一个原因可能是前面有堵车缓行,所以调整了通行策略?
而且我发现,不管是AP还是PPA,对于插队的车辆处理都不算太好,感觉没有因为看到插队就会有一个减速的感觉,每次我都需要接管——但这也有可能是系统计算比我更强大,其实我不用接管也可以很好避让,只是我自己没有什么信心。
PPA在高架上可以实现自动下匝道,一般在距离匝道一公里的地方就自动变道,以便出匝道。下到匝道一半左右时会提醒驾驶者接管车辆。
06
自动泊车
极越01在自动泊车方面也是有比较好的体验,基本上停到车位附近都可以迅速识别出车位,完成自动泊车。尽管可能看上去每次车辆停车都有些极限操作,比如几乎会开到紧贴墙体的地方,但基本上也不会发生意外,毕竟车辆是靠雷达探测距离的。
纯视觉方案还是会有一些小BUG存在,比如在自动泊车的时候,可能有两个同时存在的空车位,我有一次就遇到了自动泊车停到了两个车位中间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一开始已经自己停了一半,自动泊车就没办法接着完全停准确?
此外还可以利用手机来指挥车辆泊出,不过好像泊出的状态是自动记忆泊入前的状态,又或者是手机操作的时候我没有选择方向?
据说还可以下次用手机泊入,但是这个场景没有机会尝试了。
07
驾仕总结
现在极越01的终端价格可能也就是在23万元左右,能够买到入门版本的单电机车型,但是智能体验基本上没有差别,这还是很值得的。
极越01这款车目前来看就是,长板是特别的长,然后又没有什么短板,所以从尝鲜的角度来说是很值得推荐的。尤其如果你是一个IT男、科技爱好者,选择极越01一定比选择特斯拉Model 3更能体现极客的感觉。
当然,可能由于极越现在销量没有那么好,大家就不太关注极越01了。但我个人还是认为,今后几年的高端豪华品牌,必须要有两个能力,一个是800V的超充,另一个是高阶辅助驾驶,那么定价在30万元没有问题。
现在极越01相当于没有800V,但是给出了一套目前行业顶流的高阶智驾,从选择上来看,一定是比某些两样都不占的20万元电动车更值得选。
(END)